有什么方法治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5419408.html#老司机聊汽车品牌#
汽车用汉字标注车辆按键功能的品牌有两个,分别为:
比亚迪讴歌讴歌是日系汽车本田旗下的子品牌,一般日系车粉丝认为是高端品牌;不过本篇讨论的重点不是讴歌的品牌定位,而是同样使用汉字按键,为何比亚迪受到很多质疑而讴歌却没有?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思考的是为何有这么多的“双标两面人”。
日本的汉字当然是源自中国,时经过朝鲜半岛几乎不变的传到日本;初期普及还是从贵族阶层逐级下沉,至今汉字仍旧是日本正式场合主要使用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则被认为不够庄重。所以在日本的街道上到处都看得到汉字,这时候似乎没有人认为汉字是“不够档次”的吧。
所以讴歌使用汉字车标曾经得到以一致好评,不论讴歌是为了讨好中国汽车市场的用户,还是为了体现出一种文化气息。
那么比亚迪作为中国车企中的佼佼者,作为新能源汽车阵营中的领军企业,使用汉字标注按键或作为车标使用,难道不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吗?——很多人认为使用英文标注按键才洋气,然而你也得先是个洋人才能和洋气匹配吧。
洋气这个词的释义是外国的样式、风情或习俗,理论上应当属于名词;而随着一些媚外者的出现又变成了形容词,用于形容一些从衣着谈吐方面都流露着“外国风情”味道的人。这一阶段中的洋气属于“准褒义词”,比如这个闺女长得挺洋气,黄色的头发加上短裙感觉像是老外;不过随着文化复兴的逐渐深入,洋气这次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
两个阶段分别为:
中性词贬义词当以西方和日韩为主的西方文化(涵盖西化文化)不再热门,洋气这个词就显得没有什么意义,显得很无力、很空白甚至很无聊。西方文化不在热门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海外旅行、学习或工作的经历,看到了曾经印象中到处都金碧辉煌的欧美日韩,实际街道建筑都是老旧不堪,基础建设水平远不如国内。
同时行走在街道上面对的目光,并不像在国内看到老外一样会有些“艳羡”的感觉;人家看你是有些不屑的,至此感觉“洋气不是一种好气”,既没有包容也没有先进。其实有的只是一些人意淫出来的高大上罢了,所以这时候再被谁说是洋气也就没有什么感觉了。
中华传统文化复兴是近些年的热门话题,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全球四大文明中灿烂的明珠;剩下的三个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这些文明还传承下来了多少呢?印度撇开不谈了,其种姓制度今日来看已经与文明毫无关系,埃及的文明充满了神秘感,但埃及的近代史简单了解后也会有些唏嘘;而古巴比伦是今天的伊拉克区域,谈什么呢?
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都几乎被西方文化摧残殆尽,只有中国坚韧的度过了难关;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延续传承,只是在某个阶段因市场化的需求而出现了西方文化入侵。
纵观历史虽然没有哪个朝代可以实现文化对中国的同化,可是在网络智能时代必须警醒了;因为文化资讯的传播是光速的,各类媒体为吸引眼球又基本不设底线的引入西方和日韩文化。结果造成了相当一段时间对传统文化的压制,没有真正接触过西方的人就会产生很多可悲的幻想。
所以文化复兴是很重要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不应该被忘记;好在文化复兴来得及时,但现阶段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观念上已经形成了差异。
比如≥90后的准中年和中年人正是被文化西化比较严重的2-3代,但≤后的年轻人往往都比较有文化自信。因为这些小朋友是在非常理想的物质环境中成长,看到了真实的中西方的不同,感受到了各种自信。
反之70-90后的人们更多接触的是西方的影视文化、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小电影,以及各类型的商品。在长期接受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这些新鲜的事物必然很感兴趣;加之有些科技领域的产品确实存在同期国产不如进口的问题,所以一些骨子里自卑的人就学会了使用外国的商品武装自己,至此慢慢形成了崇洋的风气。
对于此类人而言,即使现在的中国制造更先进或更强大也不会承认,因为承认了中国制造的强大就等于扒掉了它的“皇帝的新衣”。这个问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得到且捂得透了,那么倒之后“洋气”也就成为了贬义词,洋气是用于评价那些习惯性否定中国制造与传统文化所有元素,只认为外国文化和商品高级的洋奴。
这可以说这些人是“双标两面人”,是文化领域的“汉奸”,是骨子里极度自卑的可怜虫;这样的评价虽然不好听但确定是事实,此类人交流的时候总善于夹杂几个发音不够标准的英文,离开ABCD似乎就不会说话了。看到中文标识也会感觉低端,但如果WC用全拼的话,估计它们连卫生间和厨房都分不清楚。
回到品牌分析:比亚迪的汉字按键还应该被贬损吗?
咱们来做个实验吧,能独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可以去看一看英文按键的汽车中控台面板——能认全按键功能并知道所有英文全拼的司机,可以说连百万分之一都不见得有!大部分司机并不知道这些按键有什么功能,在智能终端设备普及率很低的阶段中,很多新手司机都是靠着偷偷瞄老司机的操作去学习功能,而这些老司机也无非是一个个的试出来的。
图个什么呢?面对一串不认识的字符,依靠试探和记忆逐渐掌握不见得对的操作,这真是洋气的有些可悲了。反之这些按键都用汉字标注,貌似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就都会操作了。
英文不是一个必须掌握的技能,英语也不是什么全球语言;仅西方国家的欧洲也有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等,很多人知道AUTO是汽车但不知道它是德语单词吧,AUTO在英语中是自动,以后别再问空调面板上为什么用汽车的标识了。
对于绝大多数不需要出国工作或从事对外贸易的人而言,汉字仍旧是最容易识别的字符,用汉字标注车辆按键的功能自然是合理的了——所以比亚迪汽车的汉字按键设计首先是科学和人性化的,其次则是彰显了一种文化自信;同时也是文化复兴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业领域同样可以振兴中国传统文化。
结语:请思考一个问题。
自信有那么难吗?想一想吧。
没有文化和民族自信,不论个人还是企业都不会有什么格局可言;文化可以且需要融合,但融合后也要区分主体和次要。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