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乡韵永登文旅作品周辑62休闲旅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原创永登文旅征集永登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文化承载着地域发展的根基,文艺传承着永恒的人文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书写永登县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讴歌永登县改革发展的时代风景,永登县文旅局创办《“乡韵”永登文旅作品周辑》选辑,将定期在每周六刊载,在各节庆期间推出“节庆”特辑,同时结合党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法制建设、扫黑除恶等工作不定期推出特辑,充分发挥“三区”人才文化志愿服务者和青少年的才能,关爱残疾人、关心下一代、服务农民工和社会各界,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助力精神脱贫扶志扶智。《“乡韵”永登文旅作品周辑》的创办既是加强和改进永登文化、文艺、旅游、体育工作的全新举措,也能更好的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承担起文艺繁荣的重任,承担起守护我们精神家园的使命,为更好展示和宣传永登新形象,提高永登美誉度和影响力,贡献一份文化人的力量。

01

每周一歌

演唱:张岩

简介

张岩:苦水镇南峰中学音乐教师,理论作曲专业,曾创作和参与创作发表《燕子回时》,《陈旧》等歌曲以及企业文化歌曲十余首。

02

文苑之窗

乡韵—浓浓故乡情

文:把琴

指导老师:邓彩霞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浓浓的家乡情。红砖白瓦,烟笼人家。这份乡韵,藏在风景如画的田园里;这份乡韵,藏在古老庄严的寺庙里;这份乡情,藏在每一个家乡人的心里。

傍晚,晚霞姑娘在天边晕开了一片红色,这时的天空,像个娇羞的小姑娘,藏在山边偷偷的看着傍晚归家的人们。走到青龙山脚下,空气中还残留着牛肉面的余香,浆水面的芬芳,甜醅子的香甜,这些味道融合起来,嗯!是家乡的味道。

庄浪河畔,柳枝婆娑,这里没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豪壮,也没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柔情。这里是北方,我爱北方,这里是我的故乡,幸福满满,香韵浓浓。

乡韵是生命成长的养分,每个日出日落,潮涨潮退,但那个地方亘古不变,它让我们不安的心灵有所寄托。每当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总会感到浓浓的乡情,这份情,来自家乡人的友善,来自路旁历史悠久的古树,就连灯光,也在情感中重复为心灵的标记,让路在心中延伸。

乡韵是故乡有力的名片。家家户户的袅袅炊烟,在天色暗沉之前,催促着加快回家的脚步;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有说有笑,迎接新的一年。屋外的鞭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这鞭炮声,映红了人们的脸,映着浓浓的乡韵。

故乡有多亲,乡韵就有多浓。

乡韵是一个个闪浮在脑海中的温暖画面。那些幸福的笑容,老树鱼塘,总可以在不经意间闯入我的心头。从头到尾,从天空到大地,从远山到近水,从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滋味,那是浓浓的乡韵。

乡韵,一朵扎根心灵的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闪烁着迷人的光彩。无论事件过去了多久,我们记忆里的乡韵,永远是那么熟悉,那么的温暖。

这庄浪河畔,我温暖的故乡,也是,乡韵产生的地方。

教师评语:文章细腻生动,笔法灵动,利用日常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浓浓依恋之情,结构严谨,贴近生活,使读者产生共鸣,真情实感流露,是一篇成功的好作品。

作者简介

把琴:红城镇初级中学八年级四班学生。

邓彩霞:红城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师魂,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

——观赏电影《芬芳》后有感

胡翔

“未来不可预料,我们并不知道,明天和灾难,哪个来得更快!”——前记

这部影片通过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和自强不息、自信坚强的灾区少年,热情歌颂在灾害和困难面前,生命的顽强不屈和人间的真情可贵!

影片告诉我们,面对苦难和挫折,我们必须学会坚强和勇敢。爱在,花儿就会开放,芬芳就会永续。而爱的传播,离不开人民教师。老师不仅要讲授知识,更要传递爱。

电影中教师们用“赈灾救人,救人救心”的崇高品质去感染孩子们,让孩子们重新点亮希望,让孩子们克服心理障碍,主宰自己命运,勇于担当,不负时代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他们像父母一样,谆谆教导着孩子们,全心关爱着孩子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们的无私关爱,让孩子们心中枯萎的花朵重新绽放。在灾害中我们见证了淳朴无私教师们的关怀与支持,痛定思痛,铭记历史,传承感恩是对逝去生命最大的安慰。天使般的老师手持爱的钥匙,打开了四个孩子沉重的心灵枷锁。四个少年,在他们最害怕,最无助的时候,两个手持爱的火炬的老师,点燃了他们内心希望的火苗。让他们能勇敢的面对生活,面对现实,面对未来。细细品味电影的四个小故事,心疼少年们的遭遇,感动学高德馨的老师,领略教育的真谛。没有经历过生死的少年,走不出亲人离世的阴霾,但有折翼的天使——老师带他们飞出阴霾,勇敢的飞向太阳。

影片启迪每一个教子无方的家长学会爱与沟通;启迪被心理疾病和痛苦折磨得无法自拔的青少年懂得珍惜生命;启迪经历自然灾害仍心有余悸的父老乡亲看到阳光与美好;启迪青年们不负韶华和时代,用理想和智慧再谱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从昨天的泪水中,我看到了你们向厄运宣战的勇气,又在今天的笑容中,看到了你们无比的坚强和自信。信念是力量的宝剑,只要有信念就能磨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你们一路向着梦想迈进,昂首走出阴霾。尊严成就了你们顶天立地的脊梁。我坚信,你们的生命之花一定会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散发出属于你们自己的芬芳。

人世间曲折坎坷的不是故事,而是精神。心理上一次次与痛苦碰撞后的阵痛,黑夜中寻找光明的迷惘和执著,都被“精神不死”引向重生。老师们“出乎所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教育方法,无不令人拍案叫绝。痛定思痛,让聚集着大爱和智慧的教育,结出希望之果,使芬芳永续!而教育的突破口,则为爱润智化和超前而绝妙的心理疏导。

人间自有真情在!灾难虽然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与它对抗。当年那些“枯萎的花朵”,如今已得到了“园丁的灌溉”,变得亭亭玉立,五颜六色。花开之时,十里飘香,沁人心脾,让人赞叹:“真‘芬芳’!”

“人生并不是一条笔直的路,有逆风,也有急转。”“低着头只能看到脚面,抬起头可以看到广阔的天空。”——后记

教师评语:用富有哲理性的前、后记形式,紧扣主题,分别起到了开门见山和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一语双关,与其说是影片的观后感,还不如说是作者心声的表露,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

胡翔:柳树镇初级中学七年级三班学生。

武胜驿印象

丝路名镇武胜驿脱贫攻坚树样本

王玉良

当我踏进武胜驿镇的土地

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处处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

镶嵌在绿色的永登大地

蓝蓝的天空飘逸着朵朵白云

这里是祥和宁静的象征

阳光下的武胜驿是一派炽热的沸腾

我见闻了这里层层甘美的秋韵

奖俊岭上棵棵青松翠绿苍劲

养殖场,合作社里中牛羊成群

红笋,白菜,花菜,荷兰豆,娃娃菜

高原夏菜染绿了“两川一沟”十六村

天空中鼓涨着丰收的味道热烈而清醇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这是全天下最结实的一颗心

跳动着武胜驿四百七十平方公里广阔的希望

这是全山村最火红的一颗心

将四万村民潮湿阴暗的生活照亮

大山曾在这里留下萧疏的色调

荒旱饥馑,祖辈家徒四壁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多种经营

强化产业支撑稳定脱贫

一家家帮扶单位入户进村真扶贫,扶真贫

一个个扶贫队队员,接受党和政府的派遣

带着神圣的责任,带着深厚的情感

带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带着脱贫致富的信念

和畅的惠风为人们吹开了紧蹙的眉头

豪壮的队伍给这里插满了猎猎的旗旌

这里开始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人们的心中荡漾起未来的憧憬

向贫困宣战

这是强国富民的大政方略

向贫困宣战

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

向贫困宣战

这是立党为公的神圣使命

这是一份用责任熔炼的真情

在这充满激情的武胜驿丝路名镇

收获的不仅仅是温饱,而是富裕和文明

向着朴实的乡亲,走进层叠的大山

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农民的心田

体察民情,扶危济难

披肝沥胆,真抓实干

用扶贫驱走贫困的黑暗

用扶贫搬开蒙昧的大山

用扶贫展放致富的翅膀

用扶贫解除前进的羁绊

用心血唤醒了沉睡的大山

用汗水换来了百姓的期盼

放眼大西部,驻足武胜驿

不由让人感慨长叹——

经济扶贫,成果灿烂

逐村推进,好戏连连

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

“三个一”工程正在实现

巩固精品农业,培育生态农业

振兴传统农业创业路上人才不断

一条条水泥公路像彩带一样在山间蜿蜒

一个个簇新的理想像繁花一样将农村装点

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

开创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新局面

建强“主心骨”引领致富路

精准扶贫奔小康,丝路古镇绽新颜

今天的武胜驿,就像一支浪漫明丽的夜曲

唱起来总是充满遐想,爱意绵绵

就像一篇优美洒脱的散文

读起来琅琅成诵,诗情涓涓

乡村振兴,精准扶贫,脱贫攻坚

这是一份用使命锤炼的真诚

在这充满希望的祁连山下

收获的不仅是温饱而是历史和命运的改变

也是富裕,文明,宜居的美好家园

更是陇原大地脱贫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简介

王玉良:永登县第八中学语文教师,永登县作家协会、诗词协会会员,著有诗集《心头一抹玫瑰红》。

夜间细雨

陈学平

夜间的细雨不知啥时悄悄落下

进入梦乡的人们早已甜甜睡下

细雨细雨

你不敢大声说话

恐怕惊醒了千万人家

初春

你悄然与微风为伴

使万物生发

盛夏

你润泽大地

滋润将要成熟的庄稼

中秋

滴滴细雨亲吻万棵果实

使她成熟香飘华夏

清晨

大地如洗

天空澄彻

你毅然无声退下

细雨细雨

是你最懂人间情话

才把美丽身姿潜入初春

进入秋夏

作者简介

陈学平:永登县图书馆干部,诗文爱好者。

我的老师

-记永登县满族退休高级教师戴宏胤

毕永红

人的一生除了受父母的耳濡目染之外,成长路上受益匪浅的莫过于老师了。老师给我们传授知识,帮我们解疑答惑,教我们如何正确做人,使我们茁壮成长,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我的人生中也有幸遇到了这样一位恩师,他就是戴宏胤老师,今年已过古稀之年,长我二十多岁,没成想因为相同的爱好和志趣,近年多有往来,俨然成了忘年之交。

说起戴老师,其实小学时侯就认识了,想来都30多年了,那还是我年上高桥小学四年级时的事了。那年老校长高生财调走了,听说来了一位新校长,也是复兴的,而且是满族人,还会吹拉弹唱,着实多才多艺!当时在我们农村小学那可是惊了大天,令我们这些土包子小学生大开眼界、兴奋不已。记得当时老师教我们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打靶归来》、《在希望的田野上》、《妈妈教我一支歌》、《红牡丹》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放学排着整齐的队,高声唱着学习雷锋的歌曲,该是多么高兴的事!随着上五年级到牌路小学,暂时告别了老师,可老师却在我少年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后来83年秋上了柳树中学,大概是初二那年(年),老师又调到了柳树中学,还代过我们音乐课,教我们唱《骏马奔驰保边疆》、《校园的早晨》等歌曲,特别是用手风琴弹唱《骏马奔驰保边疆》这首歌,使多少青春少年为之倾倒!老师不光会弹琴唱歌,字也写得不错,而且还会画画,在80年代那可谓风流俤傥、青年才俊,令多少人为之钦慕!这以后因为外出求学又毕业工作,渐渐地与老师失去了联系,但老师的高大形象却始终难以忘怀。

直到五六年前得知老师在华光小区居住,专程去拜访了一次,从而知道老师早已退休,业余时间收藏点奇石,弄几把篆刻,日子过得倒也非常充实。唯一不足的是师母有病、腿脚不便,行动吃力,这可苦了老师,每天搀扶着老伴在纬五路来回锻炼,为的是师母有个好身体。同时还要操持家务,洗锅抹灶、端饭倒水,真是忙得不亦乐乎!闲暇之余,老师又好上了写作,尤其是对挖掘满城历史和永登历史东奔西跑、倾心付出,为的是掌握第一手资料和素材,有时为了从民间老者哪里采风要行四五十里路,走访多少家庭,费尽多少周折,甚至第二次还要再去探个究竟,60多岁的年纪,楞是从一个电脑盲变成了键盘高手,几十万字从键盘上随着他轻巧的双手欢快地跳向电脑,这得付出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劳累?所幸再大的苦难也没有击倒老师,凭着对本民族和家乡历史的一腔热血,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凭着对文学创作的厚爱,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访民间、上高山、爬案头、盯电脑,三年多的时间里,厚厚两本几十万字的带着油印墨香的大作终于面世了。当我从他手中接过《满城史话》和《景大人斩龙》两本新作的时候,内心不由得产生敬佩之意,真是可喜可贺!的确这把年纪的人了,还能出书立作、扬名立万,这是何等骄傲自豪的大事,难以想象其中的辛酸和心血。出完这两本书后在别人看来已是功成名就、自得其乐,该好好享受生活了,但老师却没有罢手,而是以更加豪迈的心情继续创作,大有一发而不可收拾的架势,也真应了哪句古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期盼老师的新作《焉居史话》等陆续面世,以填补对永登千年历史的研究空白。

最后以同学王世新的一首诗结尾:老骥伏枥志愈坚,烈土暮年谱新篇,矢志拓荒究青史,开垦文脉话千年。兴衰更替原一线,荒冢孤墩皆有源,史海钩沉化墨香,造福桑梓永向前!

作者简介

毕永红:甘肃永登县人,毕业于柳树中学,文史爱好者,现供职于兰州铁路系统。

五律.大利度假村

浪淘沙

宁静休闲地,村庄度假天

玉皇尊一岭,睡佛卧千年

草木林荫秀,山形险峻悬

农耕乡韵厚,世外小园田

作者简介

浪淘沙:本名吴国祥,中共党员,现供职于永登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

圆梦

任国璠

昔日靠种麦豆为生的大川人

今天不知那来的勇气和胆量

让他们改变了陈旧的思想

家家都把娃娃菜种上

是帮扶单位来帮忙

为我们无私的把先进技术送上

在大伙心中树立了好形象

使人们看到了发家的希望

一亩娃娃菜是几亩小麦的产量

庄稼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做梦都想把娃娃菜种种上

帮扶干部为我们指引了方向

家乡大川变成了美丽的菜乡

到处飘荡着蔬菜的芳香

成熟后的娃娃菜比梦更份量

让人心里多么的舒畅

种菜的信心更加高涨

辛勤的汗水浇出了丰收的希望

大批的菜蔬走向外面的市场

圆了大川人致富的梦想

大川人致富的愿望

随着高原夏菜的大面积推广

和帮扶单位无私的帮扶

从此走想辉煌

作者简介

任国璠:男,中共党员,永登武胜驿镇人,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永登诗词学会会员。

畅游诗文

斌诚

划一叶扁舟

逆流而上

畅游在文学诗词的海洋里

《楚辞》《离骚》乐府诗

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精彩纷呈

当代文坛人才辈出

学术灿烂辉煌

文学新秀不胜枚举

那首词气贯长虹

大江东去壮志难酬

那首诗情感缠绵

竟夕起相思彻夜难眠

那首曲感天动地

六月急飞雪

四大名著精品回放

天黑到天明

文明古国大爱无疆

一代伟人毛泽东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领导全国人民大翻身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党和国家领导人

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写不尽,道不完

华夏精神传万代

携手共筑中华伟大复兴梦

作者简介

斌诚:本名撖文年,中共党员,永登县上川镇黄茨滩村人。

03

书画摄影

日有喜2.5X2.5cm

张宝禄篆

张宝禄:男,年生,永登县第六中学教师。

杨文卓画

杨文卓:男,13岁。七彩美术学校学员。

温万寿书

温万寿:男,年生,永登县河桥镇退休教师。

李俊堂画

李俊堂:男,年生,永登县第六中学教师。

高峰仙画

高峰仙:男,年生,永登县河桥鳌塔村人。

王学明摄影

王学明:男,年生,永登县人,教师,热爱文学、摄影和音乐。

04

艺苑风采

《放飞梦想的地方》

作者简介

作词:葛正花,永登县中堡镇中堡小学教师。

作曲:轻云望月,著名词曲人。

演唱:焦紫川,中国女歌手。

05

好书推荐

永登县图书馆好书推荐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百年航母.上册》

本书共“航空母舰面面观”、“海洋强国的航母路”、“大国崛起话航母”三篇,内容包括:分别类谈航母、航空母舰的历史沿革、航母舰载机的前世今生、航空母舰是怎样打造出来的等。

《亮剑》

李云龙是一个叱咤风云、百战沙场的职业军人,是一个一生都在血与火中搏斗的名将。他的人生信条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在战争与和平的时空转换中,他的人生注定要成为一个传奇。

永登县图书馆推荐

06

文博天地

鲁土司衙门旧址之----祭祀之所

鲁土司衙门旧址祭祀之所位于衙署东北部,主要有:祖先堂、土地庙、三官庙等。

祖先堂始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年),二层、七楹,歇山顶建筑,内外两圈共有三十六根八角柱,形成“金箱斗底槽”的平面布局,在我国西北古建筑中极为罕见;楼上原供奉神佛,楼下供奉历代土司牌位,楼中原挂“效忠以纯”匾额,后挂清末本邑贡生蒋毓麟为十八世土司鲁焘夫人所题“谯国英风“匾额。东西两侧各有楼三楹,东楼为贵宾房,为同僚和上级客房,西楼为喇嘛颂经和存放礼器、祭器之所。

祖先堂楼

祖先堂西配楼

祖先堂东配楼

因历史动荡和末代土司自身问题,三官庙已毁,土地庙解放前已搬迁至衙门旧址外东北方向,现距衙门后城墙米左右。

总之,衙门旧址建筑群集中体现了当时的历史、文化、艺术精华,它呈现出一种方正、规整、井然有序的空间美感,营造出庄严肃穆、宁静平和的环境氛围,无不渗透着中国古代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当时地方历史的缩影,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更是古老珍贵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值得我们共同去珍惜她、爱护她,是您体会人文历史的好去处。

甘肃鲁土司衙门博物馆供稿

精品文物

马厂类型鸭形壶

马厂类型鸭形壶:底径10厘米,高24.2厘米。夹砂红质陶,腰为鸭身形状,一侧置直颈,另一侧为尾,尾较短,双腹耳似翅,平底。

马家窑类型彩陶豆

马家窑类型彩陶豆:口径15.6.厘米,底径11.4厘米,高17厘米。泥质橙黄陶,敞口,斜肩,折腹,高圈足并外折,施黑彩。

永登县博物馆供稿

07

非遗传承

树屏镇杏花村通海山传说

永登县树屏镇是古丝绸之路上中原与西域文化传播、交汇之地,这里的杏花村三面环山,西面有一尖顶高耸的山峰叫通海山,海拔高达米,形态壮观,南北有山峦相拱,形成半环抱性的奇特地貌。

传说大约三百多年前,有个姓赵的道士上山修行,在顶峰削平的山顶建起了菩萨殿,并塑了观音金身,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坐镇此山后,见山下黄沙一片,人们生活十分困难,便洒下圣水,抛下仙果,不久满山遍野长出了杏树,杏树早春开花,灿烂芬芳,香气迷人,秋来果实累累,甘甜爽口,这里杏树茂盛,因此取诗意的杏花作为村名——杏花村。

树屏杏花村有大自然鬼佛神功的丹霞地貌,它以千奇百怪的风蚀地貌给人们以无尽的遐想。树屏杏花丹霞以其面积大、造型奇特、色彩艳丽、人文丰富而成为兰州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新景区。

永登县文化馆供稿

08

休闲旅游

走进田园品味“杏”福

青山毓黛迎宾客,跌马含情杏飘香。又到了满载收获的美好时节……

大同镇跌马沟大接杏,种植历史悠久,以其肉厚汁多,质地细腻,色泽红亮,营养丰富等特点享誉县内外。现种植面积达余亩。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聚力脱贫攻坚这一主线,跌马沟村重点打造大接杏种植基地,并于年以来,经进行提质增效,使大接杏品种得到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大接杏的产出效益,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县文旅局旅游股供稿

09

“睛”彩视频

国家级特色小镇——永登苦水

视频来源:永登县融媒体中心

10

工作动态

7月28日,市文保中心邀请3位专家和我局工作人员一同对甘肃鲁土司衙门旧址妙因寺、显教寺和雷坛消防工程进行了实地检查,并查阅相关施工资料,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往期回顾

休闲旅游永登县人民公园

河畔农庄林隐清泉旅游节开幕

“乡韵”永登文旅作品周辑征稿启事

***************************************************************

“乡韵”永登文旅作品周辑编委会现面向全县广大文学、文艺、书画等爱好者征集有关文学、文艺、书画、美术、歌曲、音视频等作品,所有征集作品一律经“乡韵”永登文旅作品周辑编委会严格审查后每周星期六在永登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