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BBC凭什么说他是最伟大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1-

关于“伟大”的讨论

一心想在华尔街的金钱世界里出人头地的尼克,终于看破了金钱世界的虚伪。

他发现,学历造假又贩私酒的盖茨比,却是他的生活里唯一看重真情的人。盖茨比为戴茜造出的一场场莺歌燕舞的盛会,在下雨天里等待戴茜时的慌乱神情,还有一切一切,为戴茜准备的那些有趣的小机器、一张张留下的剪报,以及那遥远而不消逝的绿光,让尼克在金钱世界看到了一个人最伟大的品质。

相比那些伪装高贵的二代们,相比为了金钱虚荣、为了生活骄逸、为了一己安全而随意抛弃所爱的人,那个敢于冒险的、勇于牺牲的、始终执著的盖茨比,那个在码头等待戴茜的盖茨比,配得上“伟大”。

所以,作者菲茨杰扎德在小说主人公的名字前加上了一个赞美的形容,这部小说名为:theGreatGatsby。

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于年)出版的年后,BBC将GREAT加上了最高级的修饰,并冠以一位中国诗人,他的名字叫杜甫。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做《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Fu:China’sGreatestPoet)。

BBC纪录片

DuFu:China’sGreatestPoet

一时间,竟然有很多中国观众站出来大表不满,他们大喊李白才应当此誉,他们讽刺外国人不懂中文,他们阴谋论地揭露西方媒体破坏中国文化的险恶用心。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享有国际美誉的电台要用时间和资源来做这么伤人坏己的傻事,我更不理解丑化中华文化的英国人,为什么要让国宝级莎剧演员来朗诵杜甫的诗歌,那可是一个宁愿失去印度也不失去莎士比亚的英国啊。我最不能理解的是,当纪录片的开头说到,“在东方他是不朽的;在西方,却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并告诉观众他的诗歌古老而伟大时,一个中国人,不为英国电视台对中华文化的推广而致谢、不为中国文化世界化的缓慢而愧疚,居然还要讽刺还要抹黑,这真让人感到羞愧。

ThereisDante,theresShakespeare,andtheresDuFu.

——DuFu:China’sGreatestPoet

杜甫和李白谁更伟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是由一家英国电视台告诉世界,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仅仅凭借这一点,BBC堪称我最喜欢的英国电视台——有错么?

没有。

因为任何一个有发言权的人,都可以合法合理地告诉别人自己的立场。如果你不同意,那你可以拍一个同样水准的片子来反驳。

时间回到黑暗的中世纪欧洲,一盏灯火燃亮在少年但丁的心中,他见到了一生为之倾心的贝阿特丽齐。

从他们相见的那一刻起,但丁就确定了一生文学的主题。他在《新生》中为贝阿特丽齐写了31首抒情诗,在《诗集》中赞美道德、思辨哲学和讴歌他心中的贝阿特丽齐。

在但丁赫赫大名的《神曲》里,他写流亡的自己来到了地狱的门前,门上写着“在这里要放下一切希望”,但他并不感到恐怖。因为,已经逝去的贝阿特丽齐的灵魂,在地狱中守护着他,完成了地狱、炼狱的幻游。

BBC说,杜甫,是一位像但丁一样伟大的诗人。是的,他们都历经过痛苦的游历,从地狱到炼狱、从长安到四川。他们都有一种执著的钟情,用生命赞美所爱的对象。在西方文学的世界里,经历过离别和求索,却钟情不移、不断成长的人,如但丁、唐吉诃德、盖茨比,最终被冠以“伟大”——他们堪称伟大。

-2-

伟大的朋友

乾元二年(年),杜甫流寓秦州,他又梦到曾经与自己谈诗饮酒的好朋友李白。杜甫担心这位大自己11岁的诗人,太过于豪放不拘,饮酒不加节制恐有不测,有一晚他从梦中惊醒,写下这样的句子: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杜甫《梦李白》

在诗里,他表达了对友人诗意的担忧,告诫他要小心失足落水。谁能知,李白最终死于醉后“揽月落水”,几乎与杜甫梦中、诗中的担心一模一样。

从33岁那一年起,杜甫认识了44岁的李白,杜甫做到一个朋友的极致。

我们所熟知的大诗人李白,曾经有一段效力于永王麾下。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永王被平定后,李白自然成了乱军中的一员,后以谋逆之罪被捕,下狱浔阳。一时间,无数恶名恶语相加而至,大家纷纷认同李白该当此罪。

这时候,只有杜甫站出来,这位小李白11岁的友人,在诗中愤怒地写道“世人皆欲杀,吾欲独怜才”(《不见》)。他理解李白、相信李白,更珍视这一份真挚的友谊,为此,杜甫敢于同整个世界为敌。

杜甫曾为李白作诗15首,虽然没有得到李白多少回赞转发,但杜甫实实在在地证明了自己对友谊的忠诚。在那些纷纷落井下石的文人面前,杜甫足以称得上“最伟大”。

-3-

伟大的爱人

安史乱世之中,杜甫带着妻儿逃难至鄜(fū)州(今陕西富县),并将其安置在亲戚家中。回转身,他决定前往灵武,为刚刚继位的唐肃宗效力。诗人相信,这位积极进取的皇帝一定能够尽早平定叛乱,而自己理应挺身辅佐。

然而,还没有到达灵武的杜甫,就被叛军俘虏,押回长安。

这次失败的投奔计划即便成功,凭当时官职微末的杜甫的一己之力,想必也于挽救大唐功效甚微。但杜甫却在失败的投奔计划后,写出了一首绝对成功的情诗。

就在困坐长安的一个月夜,想到远方的妻子杨氏,诗人写下这样的句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写给女性的诗句,古诗中从不匮乏,从《诗经》里的“窈窕淑女”到唐宋诗词中那些写尽女色的句子,但能有多少是写给自己的妻子呢。

杜甫这一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力量在于,他不是自说自话“我思念你”“你一定很孤单”,而是站在妻子杨氏的立场上替杨氏说:“我今晚一个人在闺中看月”。我想,你还能读出杜甫的另一层意思,他们二人是经常在一处赏月的,这才能接出“今晚的月亮我只能一人观看”的意思来。四十多岁的杜甫没有用柔情似水的句子歌颂爱情,却用看似平常的句子画出爱情的样子。

同样写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孤独而空灵,但杜甫的“今夜鄜州月”却是温暖而有力。同样写思念妻子,苏轼的“小轩窗,正梳妆”是思念妻子时平淡真实的回忆,而杜甫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则是将妻子美化成女神般的骄傲赞美。

要知道中国古代普通人家的女性往往接受不到太多的文化教育,倒是青楼的女性,需要有相当的才艺。所以,知识分子写诗唱和、大加赞赏的女性,往往是后者。而杜甫的《月夜》,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爱情,也许是我们真正向往的那种,一心一意、一生相守的爱情,有世俗意义的爱情。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样一句赞美女性的诗句中,我们甚至能感受杜甫的眼神,充满了对女性的尊重、对妻子杨氏的爱恋。

诗人用生动感人的语句记叙了与杨氏生活在一起的许多点滴。他们可能会下个五子棋消遣一番。乱世中,不可能带着棋盘到处走动,于是每下棋前,杨氏就会先在纸上画出一个棋盘来。杜甫的诗《江村》里有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在成都草堂,杜甫度过了一生一段难得轻松的日子,他会划着小船和妻子出游赏花,他的诗歌《进艇》中有句“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得知唐军获胜的消息,杜甫兴奋地收拾书卷准备返回老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国宝级演员

伊恩·麦克莱恩(IanMcKellen)爵士

朗诵杜甫诗

无论杜甫是不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但他的确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妻”字最多的诗人。能够安稳地爱一个人,与杨氏在战乱与平和的日子里相守一生,我想,如此幸运幸福的杜甫,根本不会在意自己是不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吧。

-4-

不废江河万古流

什么是伟大?

我想,一个人能将为人的本质发挥至最大,即可称为“伟大”。

作为朋友,杜甫真诚地敬爱李白,作为爱人,杜甫一生亲爱着杨氏,这些诗感历久弥新、真挚动人,他是伟大的朋友、他是伟大的爱人。

年轻的时候,他热爱游历、热爱自然,“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年老的时候,他激励青年、鼓励后进,“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作为一名文人,他的作品忠实地记录安史之乱的现场,被称为“诗史”;作为一名臣子,杜甫忠诚地热爱自己的国家,被称为“诗圣”。

事实上,当BBC把他与但丁、莎士比亚并列的时候,无论从作品的文学性,还是为人的道德,杜甫丝毫不逊。像盖茨比在金钱世界中坚守对爱情的执著一样,杜甫同样坚守着他对人世人情的信条。甚至,他将作为一个朋友、一个爱人、一名作家、一个臣子能够展现出来的人情,展现至极尽——在我心中,他足为称得上“最伟大”。

而当西方文学将他们并列在一起时,“伟大”修饰的不单是品质,更是一种在世俗世界中超越平凡的选择与执著——但丁与贝阿特丽齐、莎士比亚与他的神秘灵感、盖茨比与他的绿光戴茜。而杜甫超越平凡的选择与执著,不单是爱情,是在儒家观念里一切使人超凡入圣的道德信条,所以,杜甫的确称得上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一片的主持人、脚本撰写者,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教授、中英了解协会主席迈克尔·伍德(MichaelWood)在片子中有这样一段评述,让我们有机会从西方的、世界的视角重视看杜甫的价值:

“对中国人来说,杜甫不仅仅是诗人,几代人以来,他一直是国家道德良心的守护者。”

AndfortheChinese,DuFuismorethanapoet.Forgenerationshehasbeentheguardianofthemoralconscienceofthenation.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看到从未去过的成都草堂,想到杜甫在那里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看到一名外国人朗读英译的杜甫诗,满面是庄重敬意,我看到杜甫乘舟而逝的山川大江,想到他死在一艘小小的船中,却升腾起无比伟大的灵魂。

这一幕幕、一幕幕,都让我再无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