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优秀教学成果分享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设 [复制链接]

1#

优秀教学设计分享

——*晨工作坊

陕西省*晨工作坊团队的老师们潜心打磨优秀课程,通过教学成果分享和各位教育同仁们交流,促进有效教学,提升教学经验。今天向各位分享的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刘霄老师的优秀教学设计——《歌唱美丽的家乡》。

一、教材分析

《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首苗族的“飞歌”。“飞歌”是具代表性的一种苗族民歌。苗族“飞歌”的音调高昂,节奏自由,结构短小,旋律悠扬起伏,长音可任意延长,句内常用滑音级进。“飞歌”多为徵调式,也有的地区“飞歌”为其他调式。

《歌唱美丽的家乡》全曲包括四个乐句。全曲旋律以一个乐句(第一乐句)为基础,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重复,仅在结尾处作了一点小的改变。这样,第一、第二两个乐句就形成了相当于乐段的完整段落。第三乐句基本上是第二乐句的重复,第四乐句,则是在原来旋律进行的基础上变化而成,节奏变得紧凑,因而情绪显得十分活跃。这首短歌和这一地区的民歌一样为徵调式,但两个句尾的降低的第六级音,形成十分别致的苗族飞歌特色。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有了初步的审美能力、浅显的音乐知识与基本的技能,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通过“听”、“唱”、“演”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思想内涵,通过图像资料和作品内容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西南民族音乐的实践活动,喜欢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唱美丽的家乡》,并能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演唱形式。了解“飞歌”及其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唱、对比等在活动中尝试、体验,准确唱出滑音记号,尝试学习方言并用方言演唱歌曲;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准备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中节奏、速度、音调的变化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唱出滑音记号,尝试学习用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情景法、启发法、聆听法、听唱法、试唱法、模唱法、体验法、合作法等。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宋祖英《大地飞歌》音乐进教室,创设一个学习民歌的良好情境。

创设一个学习民歌的良好氛围,感受苗族民歌的特点。

(二)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一首民歌《大地飞歌》。中国是具有五千余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些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音乐就是民族音乐。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内容丰富。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地民歌在语言、风俗、审美和文化传统上形成了不同特点。这些文化因素融入了当地的民歌创作中,使各地民歌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构成了不同的美感效应,形成了五彩斑斓的地方色彩。现在,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民歌,感受一下它的特点。

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丰富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

(三)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播放《歌唱美丽的家乡》

师:“歌曲的节拍有什么特点,歌曲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歌曲使用的交替拍子,描绘了苗族人家乡的山水间有梁田、人烟的景象,表现了苗族人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2.复听歌曲

师:“歌曲速度怎样?情绪如何?”

生:自由发言。

师:这首苗族民歌的速度是中速的,节奏自由,情绪为奔放地。歌曲运用方言演唱,营造了一种民族氛围,旋律乐句中有上滑音、下滑音进行修饰,更丰富了旋律,加深了歌曲的风格特色。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表达的思想感情。

4、介绍苗族概况(幻灯片显示苗族聚居地的自然风光,背景音乐《歌唱美丽的家乡》)

师: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

了解苗族的地域特点、风土人情,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5、介绍“飞歌”

师:这首《歌唱美丽的家乡》就是典型的苗族“飞歌”(幻灯片显示“飞歌”),“飞歌”是在山岗林野与田间地头演唱,音调高昂,气势雄伟。特征是节奏宽广自由、旋律悠扬起伏,长音可以尽气息延长,句间可以任意延长休止,句内喜用滑音级进,句尾收腔惯用甩音,终止时常附带一声高昂的呐喊声。

学习“飞歌”这一体裁的相关知识。

(四)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边唱边感受音乐结构;

2、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学生注意上滑音、下滑音等技巧,以及谱例中b3的音准;

3、教师拿出某一组带有倚音和下滑音的旋律,分别演唱带有音乐记号和不带音乐记号的旋律,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记号;

4、教师讲解上滑音、下滑音并讲述标记方法和实际唱法;

5、教师与学生共同演唱滑音音乐记号,并引导学生找出所有带有类似音乐记号的部分,与同桌进行交流练习;

6、完整演唱乐谱;

7、学习方言,并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填词演唱歌曲,并唱出奔放的感觉;

先熟悉旋律、再学唱歌谱,学习过程中理解掌握上滑音和下滑音的唱法,体会歌曲的韵味;用方言朗读歌词,填词演唱,循序渐进地学习。

(五)比一比,唱一唱,谁的歌声最嘹亮。

同学们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独唱、领唱+齐唱、齐唱、轮唱)

给学生空间自己设计、编排、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意识。

(六)知识拓展

歌唱自己的家乡。

(找一些歌唱自己家乡的歌曲,欣赏和演唱)

从学习《歌唱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引导学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