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诗路雁迹》封面图
文墨并重,书以载道。
日前,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省书协主席赵雁君最新作品集《诗路雁迹——赵雁君浙东唐诗之路书法集》(下称“《诗路雁迹》”),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集以吟咏浙东的经典唐诗为创作内容,汇集其楷、行、草诸体精品力作件,既有鸿篇巨制,也有盈尺小品。作品集内容涉及诗画、山水、名人等主题,串珠成链,展现文人墨客的诗与远方,彰显浙东山水人文气韵。
“希望以书法为载体,展现浙东唐诗之气象,呈现浙江山水之优渥,铺陈浙江人文之渊博。”在《诗路雁迹》题记中,赵雁君说。
新昌篇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5cm*cm
诗路,化于笔墨间
浙东唐诗之路,自钱塘江边西陵古渡起,经萧山到绍兴鉴湖,沿浙东运河溯至曹娥江,然后沿江而行入嵊州剡溪,经新昌天姥山,终抵天台石梁飞瀑。行程余公里;
自年,至年,唐代近年时间。
时空维度交叠中,位诗人曾游弋其间。他们行旅吟咏,留下诗作1余首。
以时间空间为坐标,以诗作内容为载体,《诗路雁迹》全书依次列为——浙东、越州、萧山、绍兴、上虞、嵊州、新昌、天台等8个篇章,分别赋题:《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总条浙东篇》《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越州篇》《西陵遇风处自古是通津·萧山篇》《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绍兴篇》《越郡佳山水菁江接上虞·上虞篇》《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嵊州篇》《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新昌篇》《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天台篇》。
新昌篇年朱湾《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句79cm*35cm*2
山水为骨,人文凝魂。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诗路文化带和海岛公园、名山公园建设,培育10个以上‘耀眼明珠’。”时间线往前,年,浙江出台《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四条诗路”,正是大花园建设的“一号工程”。
正是这一时间节点,触发赵雁君构想:把“四条诗路”纳入创作计划,以笔墨书写诗路,并将浙东唐诗之路作为开篇,“这条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诗歌古道,孕育了‘美丽浙江’建设的文化基因,这正是书法家求之不得的创作题材。”
在大时代中铸就鸿篇巨制。从年的酝酿,到年中的集中创作,至辛丑新年画上句号,《诗路雁迹》整体创作历时两年有余。
上虞篇年施肩吾《忆四明山泉》cm*77cm
上虞篇年章孝标《曹娥庙》cm*70cm
气象,兴在创变里
今天,当我们翻开刚刚出版、依旧散发着撩人墨香的《诗路雁迹》时,历史、自然、诗性互相交织,时代、人文、艺术的共通共融在眼前翩然浮现。
从《山水雁迹》中,我们得以窥见人们熟悉的“赵氏面貌”:各个章节,穿插散落着二王基调的小行草,精巧细致;也可以找到明清基调的大行草,如徐渭作品般奔放大气、恣意纵横。作为主攻方向,赵雁君的行草创作,以“气”长、以“势”显,颇为雄浑苍劲。
我们也可以品出规整可观的古拙之气。字里行间、极具意态的非隶非楷、似楷似行的楷书,创立出碑帖结合、活泼空灵、独具特色的碑版楷书新风。赵雁君介绍,“这也是正是此书着墨更多,对于其既定风格更具突破之处的一批创作。”
新昌篇年王绩《山中别李处士》cm*97cm
为了更直观体悟了唐人笔下“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的天成画境,赵雁君走出书斋索诗寻踪——
自西陵古渡出发,经镜湖、过曹娥江,溯剡溪,上天姥、登天台,迢迢水路又复崎岖山路,两年多时间,以点串线,酝酿出书写千年唐诗的激情和畅想。
据了解,这是其继《山水雁迹——赵雁君书法集》之后的又一大型主题创作。与两年前的《山水雁迹》相比,《诗路雁迹》呈现的行草作品仍是以明清为面貌、以魏晋为根底的赵氏书风。但无论是楷书,还是行草书,都更趋成熟,更雄厚奔放,甚至说,很难以某种“框架”来定义其书体和书风。
且看,《诗路雁迹》中的浙东唐诗之路终点天台山——“若要相知者,但入天台山”十字,近乎一气呵成,形成“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之势——一笔到底,如同诗路蜿蜒连绵;顿笔时,如山之磅礴安稳;提笔间,又如泉水奔涌。不经意间,将“山岳之神秀者”挥洒得淋漓尽致。
天台篇年拾得《诗》句76cm*27cm*2
从文化胜地、先贤辈出的会稽山阴走出来的赵雁君,在隶魏笔法书迹中,融入二王书法的创作方法,再化合明末清初大写意式的书风,形成自成一派的创作程式。当我们细细品味《诗路雁迹》时,就能读出笔墨间的风格自成、行云流水之意。
高峰,铸于时代中
“通会之迹,人书俱老”,是赵雁君毕生所求。他说,一位书法家只有不断实践创作,在把所有书体都融会贯通后,才能有风格之变,才能在书写时形成喷涌出的新感觉、新意象。
“前几天,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其中之一就是要‘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现场,赵雁君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细细品味数天之后,他仍倍感振奋。
“艺术家既要搜尽奇峰开生面,保持自己独立的追求,也要顺应时代之天籁,为社会服务,在万马奔竞中寻求共性。”他认为,书家不应仅限于抄抄小资小调的诗文,要为社会和时代留下些印记。主题创作,体现的正是艺术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萧山篇年刘长卿《重过宣峰寺山房寄灵一上人》皇甫冉《西陵寄灵一上人》60cm*cm
绍兴篇年李白《王右军》喻凫《寄山阴李处士》句58cm*cm
此番,以浙东唐诗之路为题材的书法创作,赵雁君正实践着以创作理念和笔墨语言响应重大时代主题,描绘时代精神图谱。“希望以书法为载体,展现浙东唐诗之气象,呈现浙江山水之优渥,铺陈浙江人文之渊博。”在《诗路雁迹》的题记当中,赵雁君如是说。
一脉秀丽山水,流芳千古事。沿着“四条诗路”的思路架构,赵雁君介绍,《诗路雁迹》之后,将分阶段创作推出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和瓯江山水诗路主题创作书法集。以笔墨描绘以讴歌美丽浙江、美好时代的画卷,助力浙江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赵雁君,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第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研究馆员,西泠印社社员。第九届浙江省人大代表,第十届浙江省政协委员,第十二届浙江省人大代表。行草作品曾获第四届全国书法家作品展三等奖,第四、五、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一等奖;楷书作品曾获第一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金奖。分别获中国书协、中国文联“德艺双馨”书法家、艺术家称号及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获中宣部、人事部、中国文联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诗路雁迹》更多作品——
上虞篇年王涯《春江曲》cm*cm
绍兴篇年皇甫冉《秋夜宿严维宅》cm*49cm
萧山篇年周匡物《应举题钱塘公馆》cm*97cm
上虞篇年章孝标《曹娥庙》cm*70cm
绍兴篇年卢纶《送耿拾遗湋充括图书使往江淮》句cm*48cm*2
嵊州篇年罗隐《寄剡县主簿》cm*29cm
天台篇年皮日休《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cm*cm)
萧山篇年李白《横江词》cm*97cm)
编辑李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