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原创文章作者:杨昇
今天周末,全家难得有时间有心情去看场电影,当然,也是因为有朋友推荐了好影片,就是正在上映的喜剧动画片《雄狮少年》。
老实说,走进电影院之前我对这个影片并没有太多期待,原因是这些年来看过的烂电影实在太多了,很多被吹上天的电影实际上就是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千疮百孔逻辑混乱的所谓情节,夸张做作low到恶心的所谓笑点,雌雄莫辨扮酷装逼的所谓明星,三观不正含混低级的所谓思想,真的,近几年大部分所谓的文艺作品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垃圾》。
观众也是人啊,也有思想啊,智商被艺术骗子们按在地上摩擦几次之后,大部分人都有了警觉,不太轻易相信宣传了,什么电影,什么电视剧,看之前都会先在网上了解一下。电影票那么贵就不说了,看电影电视剧,是要耗费时间的,而时间是生命的一部分,容不得那些糟糕的所谓文艺工作者如此不尊重。
今天我能走进电影院,其实不是相信了别人的推荐,而是作为工会福利下发的电影卡马上到期了,再不看年底就作废了,而恰好又有这么一部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片,恰好也有朋友推荐说不错,那就陪孩子去看一次呗。
电影一开始,我就感觉到影片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用动画反映并不幼稚的现实社会问题和成熟情感的影片,我看过的很少,国产的几乎没有。这种艺术方式是日本电影大师宫崎骏最擅长的,他导演的《龙猫》、《千与千寻》等影片我们全家都喜欢看,尤其《龙猫》,儿子喜欢得不得了。当然,这两部影片都有些玄幻,不是反映真实生活的。
如果非要从我看过的日本动画片中找出一个与今天看的《雄狮少年》做类比的话,由日本导演高畑勋执导《萤火虫之墓》是比较恰当的。
《萤火虫之墓》这部上映于年的反战影片讲述了二战后期发生在日本神户的一个悲惨故事。因空袭而失去母亲的哥哥清太和4岁的妹妹节子,为了活下去只能投靠亲戚。然而,战争让亲情疏远,物资的贫乏更使人们彼此冷漠,越来越多的白眼和碗中越来越少的米饭暗示着他们必须离开。
最后哥哥带着妹妹搬离了亲戚家,无处可去的兄妹俩只能住在荒郊野外的一个废弃山洞里,饥饿和长期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使妹妹奄奄一息,最终死在了哥哥怀里。哥哥火化了妹妹的遗体后将骨灰装在盒子里带在身上开始了一个人的流浪。后来哥哥和其他流浪儿一样,衣衫褴褛,饿死在了人来人往的车站。
这个悲惨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故事,是用“动画片”这种形式表现的。所以,动画片不总是低龄的、傻傻的、幼稚的,一副《熊出没》的蠢样子,动画片也可以很高级。
正在上映的《雄狮少年》就是一部高级的动画片,是我看过的国产动画片中反映现实主义题材最高级的动画片。作为一部动画片,很多情节感动了我,这很难得!
在情节上,《雄狮少年》可以说几乎全程无Bug,故事情节合理完整,叙事逻辑顺畅清晰,几乎没有摩擦观众智商的点。如果非要找Bug,我觉得影片的最后,舞狮比赛时师傅闲鱼强在众人围攻中脱掉鞋子,用他咸鱼味的脚臭打败很多对手的情节太弱智,这种情节就是我文章开头批判的那种“夸张做作low到恶心的所谓笑点”,好在这部影片中这样的情节不多,这使得这部影片和那些大量使用类似情节堆出来的脑残喜剧片有了本质区别。
但是不得不说,当这段用脚臭打败对手的情节出来时,影院里寥寥几个观众里,还是爆发出了全场最欢乐的笑声,这真让人遗憾。想到每年春晚,评价那些语言类节目的好坏时,一个重要的指标是计算这个节目表演期间有过多少次笑声。荒诞低级的情节引起的廉价笑声竟然成了衡量艺术作品水准的标尺,真的让人遗憾。
这部影片的故事主题也很好,激励少年,尤其激励农村留守儿童,激励普通人,是很好的励志片,创作团队应该是借鉴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两部影片里面一些情节有相似之处,比如少年们刻苦训练的情节。
但本片的故事更加中国化,用一些“史诗般”的手法,把年前后中国农村的很多现象加入了剧情中,如农村夫妻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打工、爷孙留守农村相依为命、农村少年间的仗势欺凌、农民工艰苦的生活环境及为了多赚钱而多年不能回家过年、农民工遭遇工伤后只能独自承受结果、留守儿童自卑懦弱不好好学习无所事事、废柴一样的农村少年开始思考人生却又无法掌控命运的无力、家庭遭遇变故后留守少年不得不突然长大扛起家庭重担踏着父母走过的路四处打工挣钱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创作者们把中国普通小百姓的生活刻画得活灵活现,尤其是辛苦讨生活的贫贱夫妻间女人对生活的不满,对男人的挤兑,以及女人为了生存而对男人不赚钱的理想和天赋的嘲讽和嗤之以鼻,挣不来大钱的男人的隐忍、窝囊和唯唯诺诺等,真的是来源于生活啊,不得不佩服创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体悟。
影片从头到尾充斥着浓浓的中国味,看起来真的很有感觉。这是一部难得的以动画形式表达的现实主义影片,真的很棒。
当影片结束,电影院里的灯亮起来之后,我才注意到,能坐一百多人的放映厅里,就坐了十来个人。这么好的影片,竟然被观众们冷落到这个地步,我真的为这部影片的创作人员感到愤愤不平。
记得几年前,时任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的高长力做客中国传媒大学,做了题为“做新时代记录者讴歌者建设者”的讲座。讲座中,高长力提醒,不要因为没有艺术才华,就怪罪题材不好审查太严。
他说,很多“艺术家”有一个错误的观念:题材决定论。他们认为,有些题材就不行,总是埋怨题材不好、政府审查太严,有些题材不让涉及。后来我问他,哪个题材不让你反映?我说了一句刻薄的话,但也是实话,不要因为没有艺术才华就怪罪题材不好。摔跤是个冷门题材,是奥运会的冷门项目,电视转播收视率低,但是印度拍出来就有高票房。我说,你是不想拍《摔跤吧!爸爸》,只想拍“过来吧,小姨子”,“别这样,姐夫”。
那么,如今,中国的艺术创作者拍出来了中国版的《摔跤吧!爸爸》,票房却为何如此惨淡?
好的艺术作品,观众们不愿意看,什么原因?是想看“过来吧,小姨子”,“别这样,姐夫”?
不由得想起了冯小刚导演愤怒的抱怨:
“是不是因为有很多垃圾观众,才有了那么多垃圾电影?我觉得可能冒犯了在座的各位。中国电影现在这么让观众觉得吐槽,垃圾遍地,一定是和大批的垃圾观众有关系,你如果不去给他捧这场,他就没有生存空间,那制片人他就不会去制作这种垃圾电影。但往往垃圾电影票房还很高。什么叫尊重观众?观众和导演应该是对手,在我看来,就是我怎么能够征服你,用我最大诚意把这件事情做好,我认为这个是对观众最大的尊重。”
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追求真善美和高雅文化,文化格调的高雅应该由大部分人去推动,,就算我们没有时间把这张票投给高雅的艺术作品,那也尽量不要去力捧低俗,不要让文化艺术领域因为我们手中的钞票而变成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丑陋场所。
读者们不要介意,我不是说没看这部电影就有什么不对,这部好电影票房惨淡其实也不关我们什么事。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那些把观众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垃圾电影会有那么高票房?唉,我也为垃圾电影贡献过很多次票房,没办法,鼓吹垃圾的那帮人道行太深。
在文化格调的堕落上,是不是也适合用这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推荐本文作者主讲的“小学生作文和成长教育课程”,全免费,视频号有大量公开课程,点击下图可听
第12讲:几个著名诗人、流浪的高考状元、北大屠夫陆步轩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