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郑白话之十三钢铁在歌唱赞青年作家李 [复制链接]

1#
我七零年由农村知青进厂当上了锻工。对炉火和锤声有感情。特别喜欢一汽诗人王方武的名句“没进锻造厂,锤声震脚掌;一进锻造厂,热浪扑胸膛。”我也写过“咣!一锤下去天地晃。咣!咣!砧上朵朵红花开,车间处处尽春光。”现在,一本精装诗歌集《钢铁在歌唱》摆在我面前。他是一汽大众工人李新宇创作。李新宇,写这本书时33岁。当年,他还是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我知道中国作家协会入会条件之一是出版十二本著作以上。但加入吉林省作家协会起码需要五本著作吧?可见李新宇著作不少。因为查不到相关资料,赶紧捧书拜读。“做一个男人,就要像一块钢铁。做一块钢铁,就要经得起摔打。”“合声阵阵,阵阵合声。这种脉搏,很长春;这种脉搏,很中国。”“我想画一张地图,让我可爱的工厂,舒舒服服躺在上面。”“有一份合同,它立刻就养胖了数百万张报纸,将来,还要养胖一个战略。”这些工厂里司空见惯的场景,在作家笔下,是那么迷人,可爱,让人过目难忘,在心底回响,荡漾。李新宇,工人作家,好样的。大概,这就是诗歌的力量。由此,我想到曾经风靡一汽的文学刊物《解放》。他培养出多少工人作家,业余作者。他们在一汽文化天地,熠熠生辉。使汽车城姹紫嫣红,处处春光,感谢他们。感谢当年《解放》杂志的编辑:姜维青,胡西淳,闫旭………感谢收藏《解放》的有心人李朝绂…………这就是一汽文化,这就是继往开来。希望越来越多的“李新宇”们,创作更多美好作品,讴歌我们的时代,讴歌我们的幸福生活。年2月25日更多详见“阅读原文”,其他郑勇凡文章详见“更多精彩”,以及本刊话题“勇凡文选”,谢谢!

更多精彩:

老郑白话之十二:多才多艺真大家——记一汽集邮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云山

老郑白话之十一:挺立潮头唱大风——赞一汽作家吴林

老郑白话之十:吉林省邮展评审员——张洪喜

老郑白话之九:仰天长叹思吕公——追忆一汽楹联大家吕光源

老郑白话之八:称职的邮协副秘书长——赫建

老郑白话之七:文韬武略传佳话——记本家哥哥郑武臣

老郑白话之六:呕心沥血铸硕果一一记一汽红学大家轩宗武

老郑白话之五:拳拳爱心记飞跃文学社社长——姜若纾

老郑白话之四:一汽文化的收藏家——李朝绂

老郑白话之三:亲近土地的大作家——姜维青

老郑白话之二:创刊号收藏家——闫旭

老郑白话之一:收藏红房子的有心人

三十年前的集邮夏令营

黑瞎子岛游记

记收藏大家*伟光:勇攀高峰

记收藏大家*伟光:诲人不倦

记收藏大家*伟光:眼光犀利

记收藏大家*伟光:千辛万苦

记收藏大家*伟光:矢志不渝

记收藏大家*伟光:豪爽大气

记收藏大家*伟光:广交朋友

记收藏大家*伟光:重金投入

记收藏大家*伟光:收藏三大法宝

记收藏大家*伟光:收藏三字经

街景随笔10:柳绿花红是我家

街景随笔9:补习班咏叹调

街景随笔8:天道酬勤

街景随笔7:城头变换大王旗

街景随笔6:地摊为什么短命?

街景随笔5:由口罩说开去

街景随笔4:轿车实用小为好

街景随笔3:街头小吃吃不得

街景随笔2:有围墙的中学

街景随笔1:消失的野广告

老郑夜话6

老郑夜话5

老郑夜话4

老郑夜话3

老郑夜话2

老郑夜话1

红绿灯随想

小秦淮河游记

我的父亲

小白杨的故事

这是一个温馨的家——致扬子水都连锁宾馆阿克苏店

西去列车的窗口——写在长春赴新疆T列车上

南疆之行回眸(快板书)

胡杨颂

汽车人(外二首)

集邮对联:乐在其中

微笑

本刊宗旨:传播集邮知识,弘扬集邮文化,结交集邮朋友,发展集邮情谊。

本刊兼容其他、百花齐放、图文并茂,原创正能量。欢迎投稿和留言,谢谢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