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高度重视、殷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五年来,中国作协团结带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力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生动实践,文学事业欣欣向荣、气象一新。
1高举伟大旗帜,牢记初心使命,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五年来,中国作协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思想引领、宣传宣讲、融入创作上下足功夫,把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听党话、跟党走,勇担使命、勇开新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学的力量。
中国作协组织“文学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到全国12个省区市作协进行宣讲;举办4期全国省级作协行业作协负责人专题研修班;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主题举办了27期培训研讨班,完成了面向全体会员的专题培训;各报刊社网的学习宣传持续深入、特色鲜明,深化思想解读、推动理论创新、展示创作成果、营造浓厚氛围,极大地凝聚了共识,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通过持续宣传和深入学习,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政治要求、理论品格、精神能量和实践力量,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思想认识不断升华,精神面貌更加昂扬,自觉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努力开辟新时代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的新境界。
中国作协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对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的领导,为文学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作协系统党的各项建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为文学界做好表率,确保党的意志和主张贯彻到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的全过程各方面。以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要求为推动,不断查找问题、补齐短板。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阵地管理,强化底线思维,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牢牢把握作协工作和文学事业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五年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坚持正确历史观和审美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领域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2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放歌,书写现实,开掘历史,见证荣光
五年来,中国作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创作导向,探索完善作家深入生活的新机制、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在重要历史时期、重大历史关头始终在场,不负担当。
中国作协加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主题创作规划,在重点作品扶持中设立专项,开展“纪录小康工程”和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组织作家深入25个脱贫攻坚前沿地区采访创作。召开全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会议,引导广大作家书写新时代的“创业史”。开展“中国一日”大型主题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我们向着小康走”等采访采风活动,组织主题出版、主题征文。各级作协创造性开展工作,加强组织、丰富形式、发挥优势,为作家深入基层、潜心创作创造条件。很多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本身就是广大扶贫干部中的一员,他们和人民群众一道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书写感人至深的文学故事。五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全面反映新时代国家建设的日新月异,深情描绘城乡发展的沧桑巨变,生动展现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重要历史节点,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积极行动、浓墨重彩,有力彰显文学的精神引领作用。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抗美援朝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中国作协组织出版“改革开放40年文学丛书”“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红色经典初版本影印文库”等大型丛书,举办“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文学”专题特展、“迎着新生的太阳”红色经典大展等基调昂扬的主题活动,召开全国重大文学题材创作规划工作会议,举办一系列主题创作培训班,广泛开展重大主题采访创作活动和主题征文等群众性活动。各级作协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挖掘、激活地域文化中的红色资源。广大作家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焕发出书写中国革命的巨大热情,以新的视角、新的艺术手法重述革命历史、彰显信仰之美,丰富革命文化的时代内涵。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国作协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组织著名作家、评论家在《人民日报》《文艺报》表达勇毅前行、众志成城的心声。派出赴武汉抗疫一线报告文学创作小分队,深入疫情重灾区采访,实施“抗疫全景式叙事写作计划”,组织抗疫主题活动,以笔为援,传递文学力量。许多来自公务员、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等队伍的作家,投身抗疫前线,融入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自觉投身伟大抗疫斗争,以昂扬向上、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生动诠释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发挥了文学记录时代、讴歌英雄、慰藉情感、鼓舞士气的独特作用,弘扬了灾难面前中国作家挺身而出的光荣传统。
3攀登高峰,精益求精,精品迭出,创造力奔涌
五年来,中国作协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坚持“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尊重文学创作规律,加强创作引领,努力推动文学创作从“高原”向“高峰”攀登。
中国作协积极发挥文学评奖的激励示范作用。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标准,不断完善评奖机制,精心组织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位作家、部(篇)作品展现了新时代文学的生机活力与发展成就。获奖作家中既有成果丰硕的知名作家,也有基层作家和新近涌现的青年写作者,显示出当下文学队伍不断壮大、作协组织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
文学评论发挥出树立导向、激浊扬清的重要作用。坚持把好文学评论方向盘,健全文学评论工作引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加强文学评论阵地建设,创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杂志和“文学新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