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出色的小学班主任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是我国的主要教学形式,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班级的灵*,因此班主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工作体会。
中国论文
一、“爱”是最好的教育
爱教会人善良,给人力量,是是让人受益终身的教育。班主任要亲近学生,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学生,和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走入学生的内心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在走近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便会事半功倍。
二、班级干部队伍的建设
班级小集和社会大集体一样,都需要组织和领导者,一个班的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干部。班级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堪称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因此慎重地选用班级干部,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班级干部要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流于形式,对班干部必须精心培养:“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帮助小干部树立大威信”“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班干部必须有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带动全班学生,都具有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
三、工作细化到个人
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常常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受到影响,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因此,要切实对每个学生进行纪律和规范的训练。比如《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要严格执行,使每个学生遵守纪律,服从集体,服从命令,具有自我约束力,并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具有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确定目标
有目标才有方向和追求的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班级小组在课程学习和活动等方面的远期和近期目标,让学生明确全班和小组努力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从而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和凝聚力。并且,要根据学生个体情况确立个人的远期和近期目标,将集体的追求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
五、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指对外界活动所做出的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它是产生竞争行为的前提。在今天,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视竞争为常态,不竞争为非常态。班主任必须教育孩子面对现实,让他们知道有竞争就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任何试图回避或逃避竞争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鼓励孩子参与竞争,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人长大都会有一种渴望成功的愿望,有一种超过别人的冲动。这种心理如果运用得好,就可以成为鼓励自己前进的驱动力。因此,要让学生树立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要不甘落后,敢于脱颖而出;在人生道路上,要敢于冒尖,争当“出头鸟”。不难想象,一个缺乏竞争意识,学习成绩平平,工作不积极的人是很难赢得同学的尊重和好感的。
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竞争对手是一面镜子,能照到自己的不足,更能完善自己,学习对手的优点。很多小学生,往往把对手当成敌人来看待,害怕对方超过自己,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方法。因此应该引导学生不要怀着敌对的心态,而应视对手为学习的目标以及榜样。竞争是激烈的,但可以积极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点,主动与对手合作,向对手请教问题等。要辨证地看待竞争,而不只是局限于“争”这一个层面。如果把竞争对手视为自己学习上的伙伴和朋友,不但会使自己受益匪浅,也有利于他人的学习。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很必要的,将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班主任要和家长有效沟通
家庭是儿童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小学生接受教育和影响最持久、最广泛的地方。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学习特别重视,而对孩子的思想、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都比较忽视,而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态度、学习质量和健康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又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学生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必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必须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个学生的家长,可召开家长会,也可电话沟通或进行家访。沟通时,对于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不能一味抱怨、指责,要与家长深入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必须以爱为基础,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前提。
教育是艺术,教育需技巧,虽然小学班主任工作任务繁杂、繁重,但是只要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细心、耐心,提高理论修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完全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