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团结就是力量》是怎么唱的嘛?嘘~~先听,就六秒!一定要听完!
意外不意外?
抒情歌曲演绎的质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好的连贯性(legato),这点做不好就听起来像“切菜剁肉”,很不走心。但我们发现,只要用对方法,原本顿挫(staccato)有力的队列歌曲一样可以唱出legato,那抒情歌曲又有何难呢??
今天我们就来解析这项核心技术,并和大家分享一些或许有用的训练方法。
Ilegato关键在于音内渐强!
在听了无数音频之后,我们惊讶地发现:
音量没断不一定听起来连贯,只有每个字音都渐强到后一字辅音出来的瞬间,音与音之间听起来才是相连的!
可以简单地类比理解成:只有每个音都做成渐强的水滴型,音乐才会有流水般连贯流动的效果。请记住这个水滴!(友情提醒不要一直盯着看。。。)把水滴逆时针旋转90度略微简化,代表每一个字的音量(蓝色),把重力方向换成时间流向,就是下面这个简图:
我们听到的音响效果(红色)是音量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的。每个音都不同幅度地渐强到下一个音,听觉上才能形成连续流动的趋势。这意味着要做好legato还要注意:1)音头要当心,为音内渐强留有空间。2)涉及辅音的换字要快,慢了听起来也会断开。感觉自己懵懵的?那我们来验证一下:
很明显,第1个音频就是我们印象中这首歌曲应有的不连贯的样子,它的音量-时间波形图长这样:
再核对一下legato版的音量-时间波形图,它的每个音内的渐强趋势都符合前文的“水滴简图”:
把听觉感受和音量波形结合起来就是这样:
可以看出:
第一个staccato版每个音的音量趋势是“>>>”,而符合每个音内做渐强的“<<<”型,听起来就是连贯的,所以legato最重要的是:
音内渐强!
(附一个不成熟的小口诀)
要唱连贯甭发愁,渐强音尾弱音头。辅音快递给足气,万物皆可legato。IIlegato操作难点
道理捋清楚了,但讲训练方法之前你可能还想弄明白:为什么好的legato一样丝滑,切菜剁肉走队列却各有各的切法,到底难在哪儿?
首先,这和我们的语言习惯有关。
汉语是一种单音节语言,每个音节的发音基本上都是“清晰的音头+快速的渐弱”,所以即使连着念,音量波形也会像下图的锯齿形,所以才会有“说话像机关枪一样”的比喻。
另外,也和气息控制有关。
一个字刚出口的瞬间是气息最富裕的时候,音量高是自然的,再结合前一字的习惯性渐弱,对比之下音头的存在感就更强了,哪怕后续音量其实没有小到归零,可听起来的感觉也是断得只剩一串音头了。。。
气息还有一个难点在于:咬字换辅音的过程必然会有损耗,如果后续气息给得刚够“收支平衡”,听起来音量等于没变,就会缺乏流动性,导致僵硬不好听。
IIIlegato训练方法
如此诊断下来汉语歌唱者仿佛是有先天缺陷,但弄清楚了原因,解决办法总是有的。我们的训练分3步通关:
具体来说,还是以这句为例听一下示例:第1步
放慢速度,像说话一样不带音高,按节奏念歌词,确保在每一个字里做音内渐强。这就是反汉语语言习惯的练习(可以录成音频看波形,做自我检查)。
第2步
在同一规定的音高,按节奏念歌词。这一步是对前一步的巩固,别看它好像没啥必要的样子,但如果跳过这一步,效果会大打折扣哦~
第3步
练好上两步,恭喜你初步解锁了legato技能,就可以在简单的乐句里尝试合成了。
我们之所以选择了本该极端不连贯的《团结就是力量》为例,是想说明无论什么歌曲,要做好legato关键都在于音内渐强。而且示例音频为了突出对比效果,实际上做得有些“过度”,至于如何把握“深情而不矫情”的分寸,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下次讨论~
但对大部分歌曲而言,好的legato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当合唱团多声部叠加,类比成视觉经验,效果差异大概有这~~~么大??:
欢迎大家在后台与我们分享你的练习收获与感悟,抓狂与困惑。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也期待能与我们交流,合唱路上咱们一起慢慢进步~
你可能还想看??文
unicatSRS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不卤卤
图片来自网络音频视频来自乐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